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媒体报道

癌痛缓解有新招!这项技术用药量极低、镇痛效果立竿见影

2022-01-26 09:01 阅读次数:6219

49岁的张女士(化名)患有“左肝肝内胆管细胞癌”,接受多次放化疗等治疗后,近期频繁出现剧烈癌痛及爆发痛,常常夜不能寐,痛不欲生。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主任宁雪为张女士实施“鞘内镇痛泵植入术”。该术用药量极低,直接作用于脊髓,阻断疼痛信号。术后镇痛效果立竿见影,困扰张女士数月之久的剧烈疼痛迅速缓解。

持续剧痛夜不能寐,这项技术直接阻断疼痛信号

2021年11月以来,张女士癌痛NRS评分及爆发痛次数和程度较之前显著增加,口服及透皮大剂量止痛药已经不能明显缓解。持续剧烈的疼痛急剧降低了张女士的生活质量,对张女士抵抗肿瘤病魔及面对生活的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

张女士来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寻求治疗,麻醉科高小芸副主任医师为张女士会诊后,对患者疼痛的范围、性质以及程度进行了评估。麻醉科宁雪主任在排除了张女士全身其他系统禁忌症后,决定为她实施“鞘内镇痛泵植入术”。

宁雪主任介绍道:“鞘内药物镇痛泵是通过一根柔软的导管放置到蛛网膜下腔,将止痛药(吗啡)直接作用于脊髓相应的位点,阻断疼痛信号通过脊髓向大脑传递的一种疼痛治疗手段,镇痛效果优越,能够极大缓解患者的苦楚。WHO指南将这项技术称为顽固性慢性疼痛、剧烈癌痛治疗的‘第四阶梯’。”

麻醉科手术团队为张女士行鞘内镇痛泵植入术

患者坦言:“这么多天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1月14日上午,张女士在DSA室接受局麻下“鞘内镇痛泵植入术”,宁雪主任首先在透视下将导管尖放至脊髓背侧T8水平,再将鞘内港底座埋入腰部腋前线处皮下,手术全程历时1小时。

植入完成再将0.5mg吗啡及10ml生理盐水注入导管后,困扰张女士数月之久的剧烈疼痛立刻得到了缓解,张女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平静笑容。经过三天的严密跟踪随访,用药剂量滴定完成,张女士安静状态下几乎不痛,爆发痛发生的次数以及疼痛持续的时间、强度等都较之前极大改善。张女士和家属对镇痛效果非常满意,坦言:“这么多天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口服用药量仅为原来的1/300,大大降低用药副作用

宁雪主任介绍道:“此项技术的优点是镇痛效果优越,而且用药量仅为静脉用药的1/100,口服药量的1/300,因此能够大大降低长期服用镇痛药物的副作用。”

宁雪主任介绍道,鞘内镇痛泵分为半植入式和全植入式,半植入式鞘内镇痛泵需要定期更换止痛泵药盒,需要定期护理止痛泵连接处,而且由于止痛泵需外置,对病人洗澡及日常活动有一定影响,但费用相对较低;全植入式鞘内镇痛泵”对日常生活影响更小,适用于预期寿命较长且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的难治性疼痛及癌痛病人,但费用相对较高。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此项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疼痛治疗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晚期癌痛及难治性疼痛病人带来了新希望。

(通讯员:高小芸,张诚斌,朱钦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