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所有科室 - 重症医学科(ICU) - 科室动态

中西医协同破局 "大白肺": 7 天逆转重症感染

医院 ICU 成功救治重症患者

2025-06-04 16:55 阅读次数:658

“医护团队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感……让我备感温暖与安心”,6月1日,46 岁的刘阿姨(化名)将一封带着体温的手写信递给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医护团队。两周前,她还因“大白肺”命悬一线,依靠 100% 氧浓度呼吸机维持呼吸;如今,在 ICU 团队“精准诊断+中西医协同”的高效救治下,一周之内便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这场与死神的竞速,不仅是我院精准运用 NGS 病原检测技术与中医辨证施治的专业实力彰显,更诠释了我院诊疗团队以患者为中心、生命至上的专业担当

 

100% 氧疗下的生死时速:免疫缺陷患者遭遇致命白肺

患有多年红斑狼疮和甲亢的刘阿姨,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系统早已成为病原体侵袭的 "薄弱地带"。5 月 23日,持续高热和进行性呼吸困难让她在外院治疗陷入僵局,紧急转入我院 ICU 时,她只能依靠100%纯氧维持呼吸,胸部CT显示双肺已呈“白肺”,情况十分危急。

24小时极速溯源:NGS 技术揪出致命真菌

时间就是生命!ICU 李宙主任与二线医生兼医疗组长苏广医生迅速启动紧急诊疗预案,率领团队构建“病史研判 - 影像分析 - 病原筛查”三级诊断体系:结合患者长期免疫抑制病史、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的典型影像特征,第一时间锁定真菌/病毒感染高危可能。团队在2小时内完成气管镜检查,并将痰液样本送检至NGS(新一代测序技术)平台进行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

5月24日,检测报告以“病原体全谱扫描”技术精确捕获耶氏肺孢子菌 DNA 序列 —— 这种在免疫缺陷人群中致死率极高的机会性真菌,终于在现代分子诊断技术下无所遁形,为后续精准抗真菌治疗提供了决定性临床依据。“‘大白肺’在ICU并不少见,需要快速精准的救治,但短时间内完全康复难度较大。这种真菌如同潜伏在免疫系统漏洞中的幽灵,专攻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李宙主任指出,“正是先进的检测技术,让我们在黄金窗口期锁定了疾病元凶。”

中西医协同作战7 天逆转呼吸衰竭

基于精准病原诊断,ICU 团队迅速构建“西医靶向杀菌 + 中医整体调理 + 微创支持”的三维治疗体系,采用抗真菌特效药进行靶向治疗,同时结合ICU中医特色疗法,开具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的中药方剂并实施喘病中医定向透药、肺肠同治、中医药康复针灸疗法。治疗过程中,团队秉持微创理念,通过精细化呼吸支持管理,全程未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

治疗进入第3天,奇迹开始显现:刘阿姨的血氧饱和度回升至95%,自主进食不再气喘吁吁;第5天,持续监测的无创呼吸机参数逐步下调,她终于能清晰说出“谢谢你们”;第7天,复查CT显示“白肺”阴影消退大半,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

 

“整个治疗过程就像精心编排的交响乐,西医控制炎症风暴,中医调理根本,两者相得益彰。”ICU苏广主治医师这样形容中西医结合的妙用。

 

专家提醒:后疫情时代警惕"免疫陷阱"

李宙主任特别提醒,病毒感染尤其是二次感染,易引发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当前新冠二次感染潮下,像刘阿姨这样的免疫脆弱人群亟需提高警惕:“病毒感染会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为真菌等机会性病原体打开入侵通道。特别是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应做好预防。”

他建议康复期人群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透支免疫力

要摄入高蛋白+富硒饮食,每天一个鸡蛋两杯牛奶

要保持居住环境湿度50%-60%,慎用加湿器

不要去人员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

不要自行服用偏方补品,遵医嘱调整用药

不要忽视持续咳嗽、胸闷等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