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风湿性心脏病极重度心衰,67岁周阿姨(化姓)身体高度浮肿,一度病危。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经强心利尿、抗感染、中医药补益心肺活血等中西医结合治疗18天,排液量达到6万多毫升(重133斤),水肿消退,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心血管医护团队查看周阿姨康复情况。
严重心衰气促浮肿
据了解,周阿姨入院时气促严重,无法平躺,肢体较平时肿胀近一倍,多器官衰竭,且皮肤有多处溃疡和破裂渗液,没法正常行走。经完善各项检查,被诊断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严重的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冠心病,此外还合并肺部、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十多种疾病,心率、血压和血氧均处于危险状态,情况危重,第一时间转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治疗。
该院心血管科张永光主任、赵益业主任中医师、刘娟护士长等十多位科室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全科讨论,为周阿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治疗方案:既要抗心衰,减轻心脏负荷以及肺部和外周充血,又要提高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西医予强心利尿、胸腔穿刺引流、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护肝、护胃等治疗,中医以补益心肺、活血利水为法。
中西结合利水消肿
一开始,周阿姨因全身浮肿难以找到血管,只能从颈部输液。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施治、以及饮食调养、心理疏导等全方位护理治疗下,情况很快好转。治疗约一周,周阿姨脱离危险,情况恢复稳定,水肿逐渐消退;治疗两周后,已恢复正常体型,饮食、排便正常,开始在医护人员的鼓励和搀扶下尝试下床,逐渐恢复正常行走。
在治疗的第18天,周阿姨的净排液量累计达到6万多毫升,折合重量达133斤,身体状态、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顺利出院回家。“这比之前好了太多了,我完全没想到她能活下来……”周阿姨的儿子惊喜地说道。
“排液量这么高的患者十分罕见,她的单日最高排液量近1万毫升,治疗十多天就达到了我们预计2-3个月的治疗预期。”张永光主任表示。
心脏瓣膜病早治疗
张永光主任介绍,瓣膜的作用相当于心脏的“门”,控制着血管和心脏连接的地方,主要起到单向作用,控制血液只能往一个方向去,才能把全身代谢回来的静脉血回流到心,经过肺的氧合,再回到心脏,通过心脏输送到全身供血供氧。周阿姨由于患有瓣膜病,相当于“门”关不上、关不严,心脏收缩时血液大量返流到肺和器官组织,导致全身充血水肿,心脏舒张时返流出去的血又回到心脏,相当于重复做无用功,不断加重心脏负担。
赵益业主任中医师表示,对于这类心脏瓣膜病患者,有明确手术指征的建议早期手术治疗。目前对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病情,后续将根据其康复情况进行评估,以进一步维护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预防心血管疾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积极运动,放松精神,减轻压力。如有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可能是心脏相关疾病的先兆,需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早防变。
【记者】江玲
【通讯员】张诚斌 邓远燕